(观察者网讯)“导弹一发拦截率70%,三发就是210%”,台军退役少将于北辰的这段“数学大聪明”发言又有了后续。
据东森新闻网今日(16日)报道,近日,于北辰的这段发言引发群嘲后,岛内退役军官和“陆军司令部”也公开打脸,吐槽其信口开河。谁知,于北辰不仅不反思,反而对岛内“陆军司令部”的做法颇为不满,今天,他在个人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之前的发言,是用舆论战跟大陆“作战”,并质问道,“陆军司令部居然出来打脸我?如果陆军无作为,又没有舆论战能力,我从今天开始会尽全力来监督台军,绝不留情。”
资料图
本月8日,于北辰在岛内节目中分析台军防空导弹的作战能力时,一本正经说道,“(台湾研制的天弓防空导弹)一发的拦截度是70%,我打三发拦一发不行吗?那三发(拦截度)就是210%,怎么会拦不到?”
当在场其他嘉宾对这番言论都无言以对时,于北辰自己也结巴了一下,但随即继续语出惊人,“用三发导弹包围住大陆导弹,我们向心拦,用一个三角函数的方式。”
针对解放军派无人机进入金门,台军只能发信号弹“反制”的做法,于北辰也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他称,自己通过关系获悉,“信号弹里面有部分‘脉冲’功能,可以把无人机的照相功能烧毁。”
此番言论让岛内网民直接看傻了,“那不妨再多来3发,拦截率直接变420%”“学会了,下次泡面用4杯25度的水……”
网友评论
于北辰的神逻辑发言连台军都看不下去了。据联合新闻网报道,一位退役军官表示,于北辰有关飞弹的发言,是胡乱信口开河,太离谱了,他顾不得往日情面,必须指正。
14日,岛内“陆军司令部”也公开表示,对评论者个人在谈话节目的发言不便置评,但信号弹是以示警和通报为主,发现无人机之后,防区借助信号弹,运用联合情报监控侦察系统,掌握动态,并依敌情威胁程度及突发状况处置规定,适切调整应处手段及强度。
眼看自己牛皮吹得太大,连台军都公开否认后,于北辰自己倒先不满意了。14日,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依旧嘴硬称,“我的乘法没算错,几率问题……大家都是老师,都非常棒。”
今天,他又将自己此前的奇葩言论描述成对大陆的“舆论战”,并隔空喊话岛内“陆军司令部”,“我替台军与大论‘隔空论战’,你们居然出来打脸我?!我说,你们可以不回应”,他指责对方没有和他站在“同一阵线”上。
他同时委屈称,“我在媒体上用‘舆论战’跟对岸来‘作战’,你们不但不帮忙,还消遣我!我呸呸呸!”于北辰威胁道,“如果陆军‘无作为’,又没有舆论战能力,从今开始我会尽全力来监督台军作为,绝不留情!”
对于这样的于北辰,岛内网民再次送上白眼,“这就被激怒了?”“扯这么多,恼羞成怒跟小孩子一样”“你这数学,还是别再出来搅和了,以后就去当网红吧,应该很有卖点。”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为何不用“爱国者”拦截解放军导弹?台军事专家的回答扎心了
(观察者网讯)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火箭军部队于8月4日对台岛东部外海预定海域,实施多区域、多型号常导火力突击,导弹全部精准命中目标,检验了精确打击和区域拒止能力。
台媒中时新闻网4日报道称,台军监测到大陆向台湾北部、南部及东部周边海域共发射了11枚东风弹道导弹。此事在岛内引发热议,有人质疑台当局为何不用“爱国者”导弹拦截大陆东风导弹,台军事专家表示,“爱国者”导弹很贵,而东风导弹又太高,“爱国者”导弹不见得能拦住东风导弹,“所以干脆就让它过去吧。”
报道截图
大陆东部战区4日进行的实弹火力演习在台湾岛内引发热议,台当局对此回应称,台军各单位皆及时掌握发射动态,并启动了相关防御系统,请民众放心。
许多人质疑台当局为何不拉防空警报?为什么不用“爱国者”导弹拦截东风导弹?岛内多名军事专家对此回应称,大陆的东风弹道导弹太高,就算发射“爱国者”导弹也不见得能拦截住,不划算。
台前海军舰长吕礼诗称,台当局没拉防空警报,是因为东风弹道导弹太高,超越了100公里高的“卡门线”,不在台湾“领空”范围内,所以防空警报没响。
台军事专家施孝玮称,大陆的此次导弹实弹演习绝对会通过台湾上空,而台当局没发射“爱国者”导弹拦截,一方面是因为“爱国者”导弹太贵,另一方面是就算发射了也不见得能拦住。
施孝玮指出,“爱国者”导弹很贵,一颗大陆东风15-B导弹的造价大概是“爱国者”导弹的三分之一。通常拦截一颗弹道导弹,要打两颗导弹上去,等于要花6倍的价格。
“而且东风的弹道很高,‘爱国者’飞弹不见得拦得到,所以干脆就让它过去吧。”施孝玮说道,他表示大陆是演习,导弹从上空掠过去,对台湾本岛不会有任何影响。施孝玮还称,大陆东风导弹高度大概超过100公里左右,因为距离很远,台湾人看不到导弹飞过去,而且东风导弹的目标区域距离台湾本岛也有一段距离。
“爱国者”导弹 资料图
根据东部战区此前公布的备训画面,疑似东风-11导弹发射车,东风-15B导弹发射车,东风-16导弹发射车、东风-17导弹发射车在各种路况下遂行的画面。东部战区发布的消息指出,此次演习中,有多型号常规导弹执行火力突击任务。
军事专家宋忠平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多型号导弹混合打击显然是为了提升导弹的突防能力,而同一型号的导弹多波次打击,则展现了火箭军的饱和攻击能力。“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本身就难以拦截,再加上东风-11,东风-15B,东风-16,在混合打击的同时还有饱和攻击,即便台军拥有了以‘爱国者’为代表的美国防空、反导体系,也不可能拦截我们的导弹打击。”
此外,在4日的实弹发射训练任务圆满完成后,官方公布了此次演习中东风15B导弹的发射画面,以及导弹精准命中台湾岛东部、北部、以及南部海域三个演习区靶场的示意画面。在现场画面中,与东风15-B导弹一同出镜的,是乡村公路、太阳能路灯、塑料大棚……一派“田园风光”,非常接地气。
军事专家宋忠平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些发射背景画面展现出东风系列导弹出色的无依托发射能力和机动发射能力。“无依托发射能力使得我们的东风系列导弹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就能迅速起竖发射。增加我军导弹打击的突然性,使我军的导弹发射更难被敌军发现和预测,压缩了敌方的反应时间。”
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解读道,“我们这次演习,包括实弹火力试射,也是首次穿越台岛,而且是穿越了台湾的‘爱国者导弹’密集部署的空域,同时是在美国‘宙斯盾’眼皮底下精准打击目标。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军队已经解决了在远海远域,看得见打得准的问题,反映了我们武器装备性能大幅提升。”
孟祥青认为,这次演训最重大的意义 ,是针对美台的勾结,针对台独势力的叫嚣(形成震慑)。这次佩洛西窜访台湾形成一个恶劣的先例,同时是一个极端的挑衅行动。美国打着民主的旗号,以民主的名义干着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这次的演习对台独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是一个沉重打击。
孟祥青介绍,“这次演习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阻止外部势力的干预,演习区域和演习科目中就有这样的含义。比如,(演习)北部两个区域靠近冲绳,南部的区域可以扼控或封锁巴士海峡,而巴士海峡是进出南海的必经之地,这就从一定意义上遏阻了外部势力对台湾问题的干涉。”
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