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周一发表电视讲话,指责乌克兰情报部门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
直新闻: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听取有关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的调查汇报后表示,这是一起由乌克兰情报部门策划并实施的一次恐怖袭击行动。俄联邦安全会议也将于周一当天召开。您怎么看待大桥恐袭案以来的后续发酵?
特约评论员 吴蔚:昨天我谈到,克里米亚大桥的爆炸袭击有着太多的巧合,有着很重的人为筹谋痕迹。目前俄方初步的调查结果也都指向这个判断,他们将此定性为乌克兰情报部门实施的一次恐怖袭击。甚至在整个袭击的实施过程中,有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公民参与其中。
这就是我说的,这座大桥里三层外三层的防御看似固若金汤,但还是掉链子了。这个掉链子恐怕是系统性的,不仅仅是个别环节的问题。比如说,克里米亚大桥作为关键战略交通设施,在车辆上桥之前是否在联检站使用X光设备对车厢进行扫描?退一万步说,假设X光设备出现了故障,那有没有军警使用搜爆犬绕车一周进行嗅探?这还只是最后一道防线了,往更前端的角度讲,俄罗斯在国内有没有对民用工业爆炸品进行严格管制?因为从俄方公布的大桥视频监控上看,这辆货车爆炸时引发的漫天火花现象非常像是一次镁粉爆炸产生的化学效应。这恐怕不是什么经过精心制作的先进炸弹,更像是通过采购渠道能够买到的一些易燃易爆工业原料。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的教训是很深刻的,它让俄罗斯意识到在这场俄乌冲突中,前线与后方的界线并不真正存在,就算乌克兰方面没有任何射程足够的导弹,它也不意味着后方就是绝对安全的。尤其当敌方的情报部门开始发起“孤狼式袭击”、“自杀式袭击”这种最极端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情报先行、信息先行往往才是效率最高的。它也意味着,俄罗斯尽管并没有进行举国动员,也并未进入所谓的“战时状态”,但是莫斯科当局对社会资源的调配、对民众积极性的调动都需要进一步跟上。这恐怕是比所谓“局部动员三十万兵员”更有必要的举措。
与此同时,普京牵头召开的俄联邦安全会议很大程度上也将决策如何针对乌克兰进行反击。
另一方面,针对莫斯科的“恐袭”指控,乌克兰的回应则有些淡然。老实说,在乌克兰方面看来,这场所谓的军事冲突从一开始就带有“全面战争”的属性。考虑到今年三月份,俄军空降兵、装甲兵都一度在首都基辅外围会师了,怎么还能认为“莫斯科有所保留”呢?在基辅当局看来,这已经是一次关乎社稷安危的总体战了。
俄空天军投入图-95战略轰炸机向乌克兰发射巡航导弹
直新闻:另一方面,根据乌克兰政府公布的信息,当地时间周一上午,包括基辅在内的多个乌克兰主要城市遭到导弹袭击。俄罗斯这轮报复性打击的规模有多大,聚焦哪些目标?
特约评论员 吴蔚:从目前掌握到的信息来看,俄军在周一清晨至中午的这段时间里,向乌克兰全境多个主要城市发起了起码三个波次的导弹突击。从导弹来袭方向逆推,白俄罗斯方向、黑海方向、俄罗斯本土方向都有可能是导弹发射的阵地。值得注意的是,有开源情报观察到,俄军有大约8架图-95战略轰炸机出现在阿斯特拉罕方向,这很可能意味着俄罗斯空天军出动了战略轰炸机对乌克兰境内发射巡航导弹。从弹药投射量来说,今天俄军这一轮“导弹袭城”很可能使用了上百发精确制导武器。这恐怕也是继今年二月冲突爆发以来,俄军精确制导武器单日投射量的新高峰。
从开源渠道获取的信息来看,乌克兰境内各主要城市今天上午都拉响了防空警报。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尼古拉耶夫、敖德萨、扎波罗热、哈尔科夫、文尼察、利沃夫等重要城市基本都有俄军导弹落下。而遭到打击的目标主要以发电厂、变电站、供水设施、道路桥梁为主。
也就是说,俄军对空袭目标的选取,不再仅仅针对军事设施、军事工业设施,而是全面向民用民生设施下手。这意味着俄军的战争策略正在朝着“总体战”方向转变。乌克兰居民的日常生活会受到重大影响,用电、用水、用网、供暖都会出现问题。对于工业基础遭到毁灭性打击的乌克兰当局来说,要想修复这些民用设施的难度是很大的,也就是说,这将是一种不可逆的损害。
另一个值得留意的地方在于,俄军此次发动导弹袭击的时间点,恰好是星期一早高峰的上班时间。也就是说,大量乌克兰居民会在街道上听到凌厉的防空警报突然响起,紧接着是防空导弹梯次升空,然后是俄军导弹陆续落地爆炸。这并不是电影里的画面,而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场景,它的震慑力、恐惧感是极强的。选在这种时间节点进行空袭,也很难避免无辜民众的伤亡。
是的,俄乌冲突已经事实上升级了。尽管有的人会说:交战双方好像并没有宣战。但残酷的事实却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现代战争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宣而战”。交战双方都想极力避免宣战所带来的一系列外交掣肘、经济掣肘以及国际法理掣肘。然而当导弹落地爆炸的时候,轰鸣声却又在刺耳地提醒着人们:这分明就是战争啊。
也许很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会立即向乌克兰提供射程接近300公里的中近程战术导弹,会有更多高精尖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入乌克兰这片土地上。这就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恶性循环。俄乌冲突恐怕仍将持续下去,以一种更为残酷、惨烈的方式。
资料图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俞哲旻,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延伸阅读
俄乌战事真升级了 俄罗斯还有多少手段?
在连接俄罗斯本土与克里米亚的刻赤大桥发生爆炸后的第三天,看来俄罗斯的报复如期而至了。
文 | 笑饮
“基辅遭到袭击,8死24伤。”(最新消息是已致至少10死60伤)这是当地时间今天(10月10日)上午,乌克兰内务部官员对外披露的消息。乌克兰内务部部长顾问格拉先科则在推特发帖称,一枚导弹落在基辅弗拉基米尔大街的一座雕像旁。
之后,俄新社报道称,乌克兰多座城市发生爆炸,基辅的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附近也发生爆炸。
俄新社报道截屏
在连接俄罗斯本土与克里米亚的刻赤大桥发生爆炸后的第三天,看来俄罗斯的报复如期而至了。如何看今天在乌克兰境内发生的事?
1
第一,俄乌冲突升级了,真的升级了。在刻赤大桥发生爆炸时,其实已经意味着原本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乌东四地公投入俄,都遭到了乌克兰方面的反制。自俄罗斯事实占领克里米亚,并修通这一大桥的时候,乌克兰就说早晚得把桥炸了。直到俄乌冲突半年多以后,桥上才第一次发生爆炸。这显示的是乌克兰终于有胆子炸桥,且找到了除了常规战争武器以外的方法——或许是利用特工人员将爆炸物安装到汽车上,在桥面引爆,此际,恰恰有油罐火车开过。
刻赤大桥上,油罐车着火
在俄罗斯宣布乌东四地公投入俄以后,刻赤大桥之炸,本身意味着民用目标已经进入俄乌冲突的焦点中。俄的报复一定会来,甚至也不顾忌是否民用目标。
当然,目前看,并不是此前俄方有人口口声声说的战术核武器投入使用。在俄罗斯的武器库中,还有大把装备没有投入乌克兰战场。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初,俄罗斯的手段相当克制,并没有对民用目标进行刻意轰炸。然而,今天发生在乌克兰各地的爆炸,显然已经造成民众伤亡。这意味着什么呢?从冲突到真正的战争,或许红线已经跨过。反正俄方在刻赤大桥爆炸后就称,这是乌克兰的宣战行为。
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在基辅直播时,背后响起爆炸声
2
第二,俄罗斯还有多少手段可用。既然俄罗斯没有扔核弹,并由外长拉夫罗夫再次重申“五大国原则”,也就是核战争打不得,也没有赢家,那么,可想而知,在非核武器的手段中,俄罗斯对付乌克兰的将是些什么装备?
拉夫罗夫
从今天起码两轮在基辅的爆炸来看,有军事专家分析,第一轮爆炸似乎不像是导弹袭击。但第二轮爆炸,显然与导弹有关。目前,俄、乌双方都有人认可是导弹轰炸到了泽连斯基办公室附近。只是,在基辅地铁都停运、车站成了临时防空洞的情况下,乌克兰方面仍表示,目前俄罗斯没有轰炸到基辅的核心区域。
不过,乌总统泽连斯基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谴责俄罗斯“试图摧毁我们,把我们从地球上抹去”。
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曝光基辅遭袭后的画面 图:Telegram截屏
泽连斯基的判断准确吗?还是气话?
在笑饮看来,俄罗斯仍然不会将所有的常规力量押注到乌克兰战场。原因主要在于——其必须留出足够的精力以防被备约方向,甚至日本方向。
10月7日,乌克兰议会决定承认日本与俄罗斯存在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方称北方四岛)为日本领土。这意味着俄罗斯对远东地区也不得不防。
另外,俄对乌各大城市的空袭,或者导弹袭击,目前看可能是针对克里米亚刻赤大桥挨炸的报复。如何让报复不升级为更高层级的战争,考验各方智慧。
乌克兰首都基辅和其他城市发生大规模爆炸 路透社报道截屏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提醒:当前,乌全境空袭频繁,安全形势严峻。再次提醒所有中国公民,自国内不要来乌,自第三国不要返乌,坚持留乌人员务必做好应急和避险。
这显示了俄乌冲突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
3
第三,俄乌之间已经没得谈,起码泽连斯基当局和普京是没得谈了。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之初,俄乌双方曾经在白俄罗斯、土耳其等地进行谈判。尽管没有谈出什么结果来,但起码在谈。如今呢?
泽连斯基刚签署命令,不以普京为谈判对象。
什么意思?就是想谈的话,俄罗斯得换领导人。
至于普京方面,在刻赤大桥被炸事件之后,从今天导弹爆炸地点在乌克兰总统府附近而论,未必不是想将泽连斯基置之死地。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但在俄的报复行动开始之前,土耳其方面透露,西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似乎有意由土耳其牵线,与俄罗斯谈判。
这,似乎成了未来俄乌谋和的可能的路径之一了。